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
  • |
  • |

亿灵靠科技创新转换盈利模式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16 12:32:27 浏览次数: 次

  
 

   

    辽宁亿灵科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胃溃疡专用药物也已初见曙光。目前,药物的动物试验与技术改造已经完成,预计2016年有望投入市场,一旦投入市场将极具临床推广意义,利润收益不可小觑。与此同时,辽宁亿灵科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功将自主研发的3个医疗器械专利销往福建最大规模药厂,包括心脏停搏保护液等药类产品已正式投入产品市场,进入市场后预计将产生1个亿的年销售额。
    作为中国药都八大公共服务平台之一的临床研究平台建设者,2009年,辽宁亿灵科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中国药都创新园,注册资金2000万元,当年投入运营。多年以来,亿灵科创主持下的中国药都临床研究平台先后为好护士药业、辽宁迈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制药等20余家园区内企业提供如临床研究试验、前期药品临床辅导、注册咨询等不同形式的成本价定向服务,为药都建设和药企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然而,仅开展的临床研究服务,人力运营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的50%,服务利润水平相对较低,毛利率仅占15%。为寻求更大突破口,亿灵科创决心从终端产品销售市场上做文章,自主研发科技专利,并将其专利权转售至各大药企,通过药企终端销售提取专利费用,再反投至服务平台,缓解资金压力,提高服务水平。
   “亿灵科创一方面承担着辽宁省医药临床研究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更肩负着自主研发的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公司总经理闫冬这样说。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一支催化剂,亿灵科创正是看到了自主研发创新的发展前景,并坚信科技创新必将转化为真正的经济收益。
    闫冬深知,创新驱动必将成为亿灵科创转型升级的推动力,若想支撑和引领产业实现盈利模式转型,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去年,辽宁亿灵科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联合沈阳药科大学经过3年自主研发的仿制药及大品种技术成功创新,顺利成为2014年国家科技部仿制药大品种技术改造课题“十二五”专项,并于1月同国家科技部顺利签约,可获得政府资金支持1500万元,其中关于消化系统的胃溃疡药物研究也在此之列。
    不同于市场上同类胃溃疡药物的特性,亿灵科创改变了其肠溶性、不稳定性、起效慢等特点,改造升级后,药物不仅可在胃内直接吸收,还从原本2小时起效提高到15分钟至30分钟起效。
   “从2011年接手项目,为解决胃溃疡药物的稳定性问题,我们最多进行过2000次反复试验。”负责该项目的姚宏涛向记者介绍,组内的15名成员为解决研发中的困难,常加班加点地翻译,检索大量国外文献,反复试验。同时,亿灵科创统计团队的刘洋告诉记者:“每天要录入、复核、统计、上报,平均2人一组,每组最多可同时负责4个项目的数据统计,当日数据都将及时进行分析处理,保证研发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负责人体血样医学检测的于福贤对记者说,药物体外研究完成后,他们将负责生物等效性检测,检测需要极大的耐心,不容许产生错误,一个项目每天大概可以检测120—150个血样,单个血样检测约耗时5分钟。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15个研究项目,涉及精神类药物ⅰ期临床研究、消化系统研究等各个领域,作为公司砥柱的5个项目组身担重任,有的组甚至需要同时兼顾3—4个项目研究。”闫冬提起他们的团队备感骄傲,亿灵科创拥有临床药理和检验专业人才70多人,30%以上为硕士学历人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